欢迎您访问东营民政信息网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机构概况 | 领导之窗 | 民政要闻 
 县区动态 | 信息宣传 | 规划财务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 规范性文件 
 办事指南 | 资料下载 | 便民服务 
 网上民声 | 在线调查 | 建言献策 
 在线视频 | 意见箱 | 网上投诉 
 
我局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    2017/12/29   我局组织收听收看全省民政系统落实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视频会议    2017/12/22   我市召开东营市地名文化主题晚会    2017/12/21   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2017年“慈心一日捐”活动    2017/12/18   我市养老护理员鉴定工作圆满完成    2017/12/18
 
 
当前位置: 首页>>服务>>政策解读>>政策解读>>正文
走出误区 明明白白申报“低保”
2017-02-16 13:33:14     (浏览次数)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解决困难群众最基本生活的保障制度。我市自1997年开始实施城市和农村低保制度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2016年的58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现金、500斤粮食提高到2016年的4120元,有力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我市现行低保政策规定,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3个基本条件。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条件的,可以按规定程序认定为低保对象。由于理解上的偏差,部分群众对低保对象资格认定的条件认识还存在误区,没有享受到低保待遇的群众对低保工作产生了质疑。
误区一:年老就可以办低保
    根据《婚姻法》有关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但是有部分群众把法律规定子女应该承担的赡养义务推向政府,希望通过办理低保来规避子女的赡养义务。事实上,低保是生活救助,并不是养老金。根据规定,只有法定赡养人确实无力赡养父母或赡养能力弱,无法保障父母的基本生活,且父母本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致使家庭收入低于我市低保保障标准时,才能申请低保。 
误区二:残疾了就可以办低保
    低保对象资格的认定,是根据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核定申请对象是否符合低保条件。根据《婚姻法》有关规定,夫妻之间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低保标准或家庭财产情况,不符合相关规定也不能享受低保救助。根据《东营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规定,成年未婚重度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依靠父母或者兄弟姐妹等近亲属生活且符合低收入家庭认定条件的,可以单独申请享受低保待遇。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2倍、家庭财产符合当地低保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标准的家庭。 
误区三:生病了就可以办低保
    我市有很多贫困户是因病致贫或返贫,但并不意味着只要生病了就可以申请低保。虽然家庭成员生病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心理和生活上的影响,但如果家庭中有其他成员中有就业、或具有劳动能力,家庭有生活来源支持,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低保标准,这样的家庭并不能享受低保救助。低保对象可以获得医疗救助,但根据《东营市医疗救助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困难群众,以及发生高额医疗费用、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家庭中的重病患者也可以获得医疗救助,以上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标准由各县区政府具体制定并实施。 
误区四:没有固定工作就可以办低保
    申请低保时,家庭收入的核算是指低保申请人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内获得的全部现金及实物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四个方面,并不是没有固定单位就一定能享受低保待遇。其中,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同时扣除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 
误区五:一旦享受低保就可以保障一辈子
    低保是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困难的救助,不是“养懒汉”,也不是长期的社会保障。低保家庭应定期如实申报家庭人口、家庭财产等生活状况,低保实施动态管理,坚持“低进高出”原则。当家庭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时,将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低保条件时,应及时退出低保保障。
上一条:解读《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下一条:《东营市抚恤定补优抚对象住房优待办法》政策解读
关闭窗口
       

best365体育在线  地址:东营市东三路151号(东三路与辽河路交叉口北50米)

电话:0546-8333677 传真:0546-8333677 邮箱:dymzx@163.com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22450号